反刍动物的饲养环境对其生长、繁殖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。适宜的饲养环境能促进反刍动物的采食、反刍和休息,提高其免疫力和生产性能。因此,饲养环境调控技术是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关键环节,如同为它们精心打造一个舒适健康的 “家园”。
温度是影响反刍动物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。不同种类和生长阶段的反刍动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。例如,奶牛的适宜温度范围一般在 5 - 25℃之间。在寒冷的冬季,为了保持畜舍内适宜的温度,可以采取多种保暖措施。畜舍的建筑设计要考虑良好的保温性能,墙壁和屋顶应采用保温材料,如聚苯乙烯泡沫板等。同时,可以在畜舍内铺设垫料,如稻草、锯末等,既能增加反刍动物的舒适度,又能减少热量散失。在北方寒冷地区,还可以安装暖风机、暖气等供暖设备。
在炎热的夏季,防暑降温对于反刍动物至关重要。畜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系统,自然通风可以通过合理设计门窗的大小、位置和开启方式来实现,使空气能够在畜舍内形成对流。机械通风(如安装排风扇)可以增强通风效果,排出畜舍内的热空气和湿气。此外,在畜舍顶部设置遮阳设施(如遮阳网、隔热板等),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热的传入。在高温时段,可以对反刍动物进行喷淋降温,通过喷头向牛体喷洒细雾状的水,利用水的蒸发吸热原理降低体温。
湿度也是需要关注的环境因素。适宜的湿度范围一般在 60% - 75% 之间。湿度过高会导致畜舍内细菌、霉菌滋生,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等。在湿度较高的季节或地区,要加强通风换气,降低畜舍内的湿度。同时,要保持畜舍地面干燥,及时清理粪便和污水。如果湿度过低,可能会引起反刍动物呼吸道黏膜干燥,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风险,可以通过在畜舍内适当洒水或使用加湿器来增加湿度。
良好的通风不仅能调节温度和湿度,还能改善畜舍内的空气质量。反刍动物在呼吸、排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、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。高浓度的氨气和硫化氢会刺激反刍动物的呼吸道黏膜,降低其免疫力,引发呼吸道疾病和眼部疾病等。通风系统应根据畜舍的大小、饲养密度和反刍动物的种类进行设计。通风量要满足排出有害气体和补充新鲜空气的需求。
除了通风,还可以采用空气净化技术来改善空气质量。在畜舍内安装空气过滤器,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、细菌和病毒等微小颗粒。同时,一些新型的空气净化材料(如光触媒、活性炭等)可以吸附和分解有害气体,进一步提高空气的质量。在畜舍周围种植树木和花草,也有助于净化空气,减少外界环境对畜舍内空气质量的影响。
光照对于反刍动物的生理节律、采食行为和繁殖性能等有一定的影响。自然光照是反刍动物获取光照的主要来源,但在一些情况下,需要进行人工补光。例如,在冬季日照时间较短时,对奶牛进行适当的人工补光,可以提高其产奶量。人工补光要注意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的控制。一般来说,奶牛需要的光照强度为 100 - 150 勒克斯,光照时间每天可达 16 - 18 小时。
噪音会对反刍动物产生应激反应,影响其采食、反刍和休息。畜舍应建在远离交通要道、工厂等噪音源的地方。在畜舍内,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噪音,如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、人员喧哗声等。选择低噪音的养殖设备(如风机、饲料搅拌机等),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,确保其正常运行,避免因设备故障产生异常噪音。
通过科学的饲养环境调控技术,可以为反刍动物创造一个舒适、健康的生长环境,减少疾病的发生,提高养殖效益,促进反刍动物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。